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各类信息系统产生了大量的电子文件,越来越多的电子文件直接以电子形式归档,电子档案将成为未来档案管理的重要内容。由于电子档案具有易修改、易损毁、依赖环境等特点,给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问题和挑战。【博阳大数档案四性检测系统】是利用技术手段对电子档案进行全方位检测,是保证电子档案四性的重要措施之一,是确保电子档案凭证价值、查考价值和保存价值的关键。
点击咨询● 2018年4月,国家档案局正式发布《文书类电子档案检测一般要求》(DA/T 70-2018),并于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
● 电子档案的四性是指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安全性,是电子文件能成为电子档案的本质特征。开展电子档案四性检测是保证电子档案真实、完整、可用、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确保电子档案凭证价值、查考价值和保存价值的重要措施。
● 《文书类电子档案检测一般要求》规定了文书类电子档案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安全性检测指标及实现方案,分别从检测内容和检测方案两部分对四性检测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文书类电子档案检测一般要求》指出要对电子文件归档、电子档案移交接收、电子档案长期保存三个环节开展四性检测。
● 电子文件归档环节
在归档过程中,业务部门和档案部门之间存在电子文件的权属交接,因此归档环节需利用四性检测技术对归档的电子文件进行检测和验证,电子文档通过四性检测后才可以进行归档,并转变为电子档案。
● 电子档案移交接收环节
互联网数字时代的来临,电子档案的移交主要采用存储介质或者数据对接的形式进行移交,考虑到电子档案数据通过存储介质和数据对接进行传输时,可能存在数据形变(形态和结构)和安全风险(篡改、损坏和丢失)等隐患。档案部门接收电子档案时,务必要对接收的电子档案数据进行四性检测,数据要符合档案部门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只有检测通过才能接收并进入档案部门的档案库。
● 电子档案长期保存环节
在电子档案长期保存过程中,可能出现档案管理系统的更新升级、存储介质的损坏、病毒入侵等情况,导致电子档案的损毁、无法读取和数据损坏,因此,档案部门需要对长期保存的电子档案数据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四性检测,确保电子档案数据是安全、完整和可用的。
《文书类电子档案检测一般要求》中阐述的检测对象是指归档信息包、移交信息包和保存信息包,针对三个阶段的信息包封装规范,可以参考国家档案局发布的《DA/T 48-2009 基于XML的电子文件封装规范》。档案数据信息包中包含电子档案内容数据及其元数据信息,数据结构规范且完整,更有利于进行四性检测。
● 检测内容《文书类电子档案检测一般要求》中阐述了电子文件归档、电子档案移交接收、电子档案长期保存三个阶段的检测内容如下表:
● 四性检测与档案管理功能的融合
【博阳档案四性检测系统】的设计和研发是严格遵循《DA/T 70-2018文书类电子档案检测一般要求》中的技术规范和检测要求,结合博阳多年来的档案管理系统研发和项目经验,将档案四性检测功能融入档案管理系统的每一个重要环节,如数据接口、档案著录、档案归档、档案数据封包等;档案管理员可在档案管理过程中,灵活控制对档案数据进行四性检测,真正的保障了档案的实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安全性。
● 四性检测方案的灵活配置
《DA/T 70-2018文书类电子档案检测一般要求》中主要删除档案四性检测的检测内容和检测实现方法,但针对不同的档案部门(政府企事业单位等),不同类型和结构的档案数据,就需要系统能够支持灵活的定制和配置检测方案,以适应千变万化的档案数据。【博阳档案四性检测系统】使用《DA/T 70-2018文书类电子档案检测一般要求》的检测内容为基础模板,档案管理员可根据实际管理需求进行检测方案的灵活定制和配置,针对不同类型的档案数据分配与之对应的检测方案进行检测,保证四性检测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 安全可靠的档案数据封包技术
档案四性检测的检测对象是信息包,信息包的生成和封装技术的规范性是档案数据四性检测的前提和基础,【博阳档案四性检测系统】中提供符合《DA/T 48-2009 基于XML的电子文件封装规范》中要求的数据封包功能,可以将系统中的档案数据进行完整的封包,并加入数字签名技术,封包后再对数据进行四性检测,从数据的封装源头保障了四性检测的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安全性。